在RFID的實際應用中,常常有要求同時讀取大量標籤的情況,比如對倉庫貨物數量的盤點,圖書館場景中對館藏圖書數量的盤點,也包括傳送帶或托盤上數十個乃至上百個貨物標籤的讀取情況。針對多數貨物讀取的情形,根據其被讀取成功的概率稱作讀取率。
在希望讀取的距離更遠且電波的掃描範圍更寬,一般都是採用超高頻RFID。因此,在物流和供應鏈領域,在世界範圍均選擇採用超高頻RFID技術。因此,筆者將針對超高頻RFID讀取率問題進一步闡述。
影響超高頻RFID讀取率的因素有哪些?
讀取率除了和上述提到的讀取距離和掃描方向有關外,還會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。比如,貨物在出入口的運動速度,標籤和讀寫器之間的通信速度,粘貼貨物和外包裝的材質,貨物的擺放方式,環境的溫濕度,天花板的高度,以及讀寫器與讀寫器之間的影響等等。
相信看了上述說明,你一定能意識到:在RFID的實際場景應用中,其實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,而且這些不同環境因素彼此相互交織,共同構成了RFID專案實施中需要克服的關鍵難點。
如何提升RFID多標籤的讀取率?
想要提升多標籤讀取率,就得從讀取原理出發點展開。
在多標籤讀取時,閱讀器先進行查詢,而標籤則先後應答閱讀器的查詢。如果在讀取過程中,有多個標籤同時應答,閱讀器就會再度查詢,查詢到的標籤會被作上記號,令其“休眠”,進而防止被再次讀到。像這樣,讀寫器和標籤之間進行高速的資料交換處理,這個過程就稱作擁塞控制和防碰撞。
想要提升多標籤的讀取率,可以擴大讀取範圍和延長讀取時間,還可以增加標籤和閱讀器之間的資訊交換次數。此外,閱讀器和標籤之間的高速化通信方法也能提高讀取率。
不過,在現實場景中,情況實在過於複雜。比如,有時候貨物中裝有金屬商品、就可能導致一些角度無法讀取到標籤。因此,天線的方向,貨物的擺放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,需要合理的設計,儘量讓讀寫器在各個角度都能讀到標籤。
而且,即便各種工作都做好了,也有可能出現其他意外狀況,比如電子標籤可能本身壞掉了。